2024年,中国联通聚焦联网通信和算网数智两大主业,推进网络向新、技术向新、服务向新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。
2024年,中国联通营业收入稳健增长,达到人民币3,896亿元、同比提升4.6%,增速领先行业。联网通信1,2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76%、同比提升1.5%。算网数智3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24%、同比提升9.6%。盈利能力持续提升,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达到人民币206亿元、同比提升10.1%,净资产收益率4提升至5.8%。
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,致力于和股东分享发展红利,鉴于过去一年良好的业绩表现,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末期股息5人民币0.1562元(含税),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.2481元(含税),全年股息合计每股人民币0.4043元(含税),同比增长20.1%。2024年派息率达60%,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。
联网通信稳盘托底。用户规模再创新高,移动和宽带用户数达到4.7亿、净增1,952万;物联网连接数超过6.2亿、净增1.3亿;车联网连接数达到7,600万、保持行业第一;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纳管设备超过1,200万、占全国的1/8。
算网数智扩盘提质。联通云收入6人民币686亿元、同比提升17.1%,数据中心收入人民币259亿元、同比提升7.4%。智算业务驱动算力服务强劲增长,去年签约金额超过人民币260亿元。
公司构建高速泛在、算网融合、绿色低碳的新型基础设施,提升网络智能化水平,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。公司坚持精准适度的投资策略,全面深化共建共享,全网推进智能运营,全力打造极简网络,实现联网算网协调发展、国内国际协同布局。
2024年,公司资本开支人民币613.7亿元、同比下降17%,其中,算力投资同比上升19%;网络质量更好、效能更高。移动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99%,提升近1个百分点、惠及千万用户,宽带网络端口数同比提升5%、惠及千万家庭。设备集约、AI赋能成效明显,每年节省OPEX人民币19亿元,每单位业务能耗下降10%。
推进移动和宽带网络提能升级,覆盖更广、体验更好。移动网络基站数超过450万,高铁、地铁、热门景点、密集小区等重点场景的网络覆盖更加深入;加快5G-A规模商用,在300个城市部署载波聚合,实现下行万兆、上行千兆的超高速率,在150个城市升级RedCap,实现全频段、全制式应用。宽带网络端口数2.8亿,10G PON端口占比超过80%,支持千兆宽带用户快速增长;加快建设万兆光网,助力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率先打造双万兆城市。
丰富算力和算网创新供给,规模更大、能力更强。加快推进IDC向AIDC、通算向智算升级,在上海、广东、香港、内蒙、宁夏、贵州等地建设大规模智算中心,建成300多个训推一体的算力资源池,智算规模超过17 EFLOPS,更好满足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需求。建成算力智联网AINet,实现8个国家算力枢纽和22个省级骨干节点的全覆盖;升级联通云「星罗」算力调度平台,提升全域智能调度水平。
打造健壮通达、算网一体的国际网络,布局更完善、资源更丰富。提升亚太、亚美、亚非欧主干通道能力,新建青岛、海口国际局,建成60多条海陆缆和400多个业务点,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发挥香港将军澳数据中心枢纽作用,聚合东京、新加坡、法兰克福等地自有算力,联通全球头部云服务商50多个资源池,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算网服务。
深化通信技术(CT)、信息技术(IT)、数据技术(DT)、智能技术(AT)和运营技术(OT)等融合创新,提升公司内生动力、硬核实力。
持续加大创新投入,研发费用同比提升9.1%;引进培养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,科创人才占比达42%,研发人员占比近10%。不断完善创新体系,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组建创新主体,特别是整合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机构,成立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,打造数智技术和产业高地。去年来,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GSMA全球移动大奖等荣誉。
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。发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创新引领作用,推进「互联网2030」基础协议与体系架构创新。验证全域互联、确定承载、智能原生、算网融合等性能特征。攻关广域无损、算间调度等关键技术,首次实现超3,000公里无损数据快递、跨200公里数据存算分离,提升算力智联网的通量、性能和智能化水平。在青海,公司建设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,运营万卡绿色算力中心,实现算网一体、算电一体,预计集群平均利用率超过60%。

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应用。攻关毫米波、多频通感、智能超表面等5G-A关键技术,应用到物联网、车联网、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场景,支持端云协同高效推理、车云协同实时计算、柔性产线快速切换。攻关超低时延、高精定位、密集感知等低空智联网和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,建设安阳、南京等国家级试验区,推进空天地海一体创新。开展6G标准制定、技术研发、测试验证,为6G产业发展做好准备。
一体推进数据和智能融合创新。深耕大数据领域,构建汇聚内外部、多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,突破向量数据动态生成、分布式协同计算等关键技术,建成技术先进、性能优越、多跨一体的数据平台,升级可信数据空间,巩固提升领先的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能力。打造元景大模型,突破自适应慢思考、非对称MoE(混合专家模型)架构等关键技术,在语言、多模态、语音及视觉模型等国际评测中排名前列。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,格物平台融合元景大模型,生成上千个精准映射工业设备的物模型,全面提高了应用开发的便捷性,打造自动解析上百种工业协议的软网关,极大提升了设备连接的有效性。
全面拥抱人工智能,推出一系列AI新产品新服务,拓展广阔市场空间,提升价值创造能力。
数智服务创新升级。为公众客户提供不同场景的智慧生活服务。推出 5G新通话、智家通通、智慧客服等AI智能体,持续迭代智家平台,联通云手机、联通云盘、联通看家、联通超清等产品规模发展,云盘用户超过1.8亿,超清用户超过5,000万。坚持业务融合、市场融通,结构持续优化,融合用户占比超过77%,价值不断提升,融合套餐客单价月均超人民币百元。
联通云智能升级。实现智算、通算的一体化运营,融合人工智能模型训推、原生存储、无损网络、集群调度等关键能力,提供智算、数据和模型等服务,灵活满足人工智能一站式服务需求。中国联通作为哈尔滨亚冬会通信和云服务官方合作伙伴,实现了5G-A网络和高清云转播的融合创新,助力云上亚冬、科技亚冬。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,联通元景MaaS平台融合推理能力和安全技术,以5G富媒体和AI智能体,展现了数字技术和媒体传播融合创新的巨大潜力。
数据智能应用规模突破。公司聚焦工业互联网,发挥5G专网和格物平台优势,融合工业大数据、工业大模型,有效赋能设计仿真、控制优化和预测性维护等生产场景,累计实施超过2.9万个工业互联网项目、落地7,100余家5G工厂,实现服务能力和市场地位领先。聚焦服务数字政府,完善政务网、政务云、政务大数据、政务智能应用的一体化能力,服务热线智能化升级、城市智能化治理等领域,助力政府数字化能力提升。智能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71亿元,同比提升26.5%。数据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4亿元,同比提升20.8%。
国际品牌全面焕新。2024年国际业务提速发展,收入达到人民币125亿元、同比提升15.2%。在沙特、秘鲁、阿联酋、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增设分支机构,更好服务亿万客户全球漫游和数字化需求。尤其是发挥车联网的全球一体化运营优势,服务中国头部车企出海,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。去年12月,公司发布了国际品牌UniCom,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,提升全球化经营水平。
公司积极履行企业ESG责任。
践行绿色理念。发布绿色行动计划,深化网络节能,探索算电协同,引入清洁能源,获评22个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。
服务民生保障。升级「联通数村」平台,服务26万个行政村和2.8亿农村用户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,助力跨越数字鸿沟,在8,000家营业厅设立智慧助老中心。
完善企业治理。实施数智强企,推进公司管理、运营、服务的智能化升级。积极承担上市公司责任,制定市值管理制度,开展各类投资者交流活动160余场,上市公司形象更加公开、透明、可信。公司荣获多项嘉许,包括于2024年《财富全球500强企业》中排名第279位;《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》中排名第299位;连续九年被《机构投资者》(Institutional Investor)评为「亚洲最受尊崇电信企业」;于《金融亚洲》(FinanceAsia)举办的「2024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评选」中获评选为「中国最佳管理公司」金奖。
过去一年,公司拥抱智能、向新前行,全力以赴强能力、调结构、提质量、增效益,经营发展迈上新台阶。2025年,公司营收、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将实现有力增长。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在人民币550亿元左右,其中,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%;此外,我们为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作了特别预算安排;公司将深入实施融合创新战略,持续推进「三个向新」,着力实现创新动力更足、能力优势更强、业务结构更优、经营效益更好、品牌形象卓著。
最后,本人谨代表董事会对全体股东、广大客户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公司的关心和支持,对全体员工一直以来的努力与贡献致以诚挚谢意!

香港,2025年3月18日
- 联网通信业务包含移动联网、宽带联网、电视联网、专线联网、通信业务及信息业务等六项。
- 自2024年起,收入分析时,将网间结算按照所属业务类型划归至联网通信业务,2023年有关数据以同口径列示。
- 算网数智业务包含联通云、数据中心、数科集成、数据服务、智能服务及网信安全等六项。
- 净资产收益率 =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╱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者权益期初及期末平均余额。
- 建议派发的2024年末期股息尚须提交本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审议。
- 为反映人工智能发展带来通算和智算等业务机会,联通云收入口径优化为融合创新解决方案产生的云IDC、云资源、云平台、云服务、云集成、云互联、云安全等收入。